

2016年11月16日07:57南阳日报评论
驻村第一书记与扶贫攻坚
南阳报业传媒集团(特约记者 申鸿皓 通 讯 员 党一锋 郭长印)
黄鲲,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副总监, 2015年8月进驻社旗县桥头镇姚营村担任第一书记。一年多来,黄鲲带领村民搞蔬菜产业、光伏发电,修桥铺路,扶危济困……第一书记的扶贫攻坚卓有成效,姚营村变了模样,让群众看到了致富希望。
吃透村情定规划
虽然是省里派来的第一书记,但他干起工作来却没有一点儿“官架子”。
“要让群众脱贫致富,吃透村情、摸清民情是基础,找准导致贫困的‘病根’是关键,有的放矢才能精准扶贫。”黄鲲说。通过走访,黄鲲看到了村集体经济的薄弱,也看到了村小学的破旧,更看到了特困群众生活的艰难。
姚营村186户680人,贫困群众基本情况已了然于胸,黄鲲牵头制订了《姚营村2015-2020年脱贫发展方案》,科学确立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、基础设施建设、产业发展和文化帮扶四项帮扶工作重点,把大棚蔬菜确定为村支柱产业,光伏发电作为新兴产业。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精准施策,确定了2016年、2017年待脱贫贫困户73户245人,其中60户向城镇转移就业、5户发展蔬菜大棚、8户实施社会兜底。
发挥优势促发展
黄鲲利用所在的河南电视台强大的媒体资源优势,在单位全力支持下,过去的一年多里,河南电视台多个部门、多个栏目从不同角度关注、正面宣传姚营村、桥头镇乃至社旗县,姚营村,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子,频频亮相河南电视台荧屏。
在他的努力下,河南电视台台长办公会投资55万元援建姚营村党群服务中心,捐助13万元用于村小学的改造修缮;他联系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,为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募捐校服书包、体育用品和精美的图书;他牵线组织美术音乐公开课、专业诗歌朗诵……
在他的努力下,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《百姓调解》栏目牵手数十家企业汇聚姚营村,在“精准扶贫 爱在姚营”公益对接会上,30名“幸福使者”分成5个小组分别对5户特困户进行一对一帮扶:吴传亭老人的屋顶加装了防漏雨的钢瓦棚,饮水难题也得到了解决;“赤脚小电工”张闯从此不用担心没钱上学,直到大学的学费都会由爱心人士承担……
在他的努力下,村里的蔬菜有了商标,“九姐家”从此成为姚营无公害蔬菜的名片;为了提升蔬菜种植户的信心,他个人垫资两万元,还为贫困户担保贷款;投资20万元马上要开工的果蔬保鲜库项目,也将成为蔬菜种植户提升效益的又一颗“定心丸”;投资50万元即将建设的园艺作物标准化创建项目,水肥一体化新技术让蔬菜种植更加科学简单。除此之外,光伏发电项目,每年收入也可达数万元,贫困群体可从中长期受益。
全心付出苦亦甘
黄鲲无怨无悔地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驻村工作上,对亲人和家庭无疑是分身乏术,连年近七旬的老母亲做手术他都没能去医院照料。
然而,当看到贫困户脸上露出笑容,当听到村小学孩子们稚嫩的“黄书记好”的问候声时,当村民把他当最尊贵的客人对待时,当妻子和女儿不止一次到村里体验驻村生活,并支持他为群众多办好事时,他感觉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儿。
一年多来,用真心、扶真贫、做真事成为黄鲲驻村工作的真实写照。
“姚营村的贫困群众脱不了贫,我就不能算作一名合格的第一书记。”黄鲲如是说。(来源:南阳日报)